4月22日,2023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大会以“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”为主题召开,正式发布了《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(试行)》和《北京市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范(试行)》. 这些规范将指导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,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. 北京市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的目标是,85%的中小学校达到智慧校园建设要求,并选出100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;高校业务部门管理服务信息化的应用覆盖率将达100%。今年将首先遴选出40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.
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. 它综合运用移动互联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,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虚实融合的教育教学空间. 智慧校园以人为本,提供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,加速学校各个空间的融合,促进教学、教研、科研、管理和服务的创新与重构,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决策水平.
《规范》中明确了北京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内容,包括智能环境、应用融合创新、学校教育数据及应用、互联网服务及应用、数字素养与技能、保障及运行服务、数字资源、信息安全与可信环境、信息化特色发展等九个方面。其中,智能环境要求创新教室环境,建设智慧教室,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全程采集教学与学习数据,促进个性化学习;依托区域教育云、教学资源平台、智能学科辅助工具、在线学习社区和第三方服务,实现教学云端一体化,线上线下混合教学. 此外,还要建设新型专业教室,支持科学教育、创新教育与跨学科实践;发展虚实融合的新型空间,包括智慧学习中心、教师发展数字中心、智慧体育中心、智慧图书馆和文化生活空间等.
在应用融合创新方面,《规范》提到要打造物联化智能新场景,提高学校物联智能化水平,实现对校园人、事、物的高效、便捷、智能一体化管理. 此外,智慧学习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。北京中小学学生将享有自主学习的平台与服务,开展灵活多样的正式学习、非正式学习和泛在学习,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。学生能够利用学习诊断数据,促进学习的自主规划、自我监督、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,培养学习能力. 同时,学生还需要掌握常见的在线学习平台、学科性学习工具及常见软件与服务,有效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、北京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、“京学通”、北京市“空中课堂”等资源。
在智慧校园建设中,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.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集成了校园各个管理环节,如学生管理、教师管理、课程管理、考勤管理、资源管理等,实现了信息的集中管理和高效运营. 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,学校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信息,包括学籍、成绩、出勤等,方便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行为表现. 同时,教师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课程管理,包括备课、教学资源的分享和发布,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. 此外,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学校进行考勤管理,实现学生和教职工的考勤自动化,减少人力成本。
除了校园管理方面,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还能为教学创新提供支持. 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模块可以帮助学校整合各类教学资源,包括电子教材、教学视频、网络课程等,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. 此外,系统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,为学校提供教育决策的参考,帮助学校优化教学方案和管理策略.
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校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,还能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。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,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,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;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,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;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,与学校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.
总之,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工具,它能够帮助学校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教学创新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.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,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将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得到应用,为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.